有關雲端挖礦收益問題

比特幣這種數位資產(digital asset)適合長期持有,若投入挖礦,難有正收益。因為挖礦要有廉價電力、廉價算力,很少人有,所以賣算力、賣礦機的人賺錢,買算力挖礦的人賠錢。

挖礦收益和挖礦難度成反比:難度越高,每單位算力的礦產越低。

挖礦難度隨世界上投入的總礦工挖礦算力的增加而變難,而難度一直在增加中,從未降低過。

賣算力的廠商會鼓勵您去買算力或買礦機,想想如果那麼好康,礦場主自己挖就好,為何要賣算力?

兩種可能:

  1. 它有礦機在挖,它知道越挖會越少,所以它把算力一次賣掉,錢先收進來,穩賺不賠。
  2. 它是假礦,没有礦場算力,誆人的,錢先收進來,穩賺不賠。

理論上,假設比特幣不漲不跌的情況下,同樣一單位算力的挖礦收益圖就是難度圖的倒過來看,就是一路下滑。

所以難度增加是收益的幫倒忙,但又是大眾心理上前撲後繼而必然發生的大媽現象。

其實,普通挖礦者要靠比特幣的增值來彌補挖礦難度的增加帶來的負效益,不如一開始就把難度(difficulty)的因素理性地排除在。

所以,最好的收益策略就是讓難度增加的負面因子隔離,分多次,在有能力時買入持有而不是去參加挖礦才不失為比較好的策略。

參考: